河南省南阳市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8——2030年)

2018 年 5 月 28 日01:21:15河南猕猴桃花粉评论916 views阅读23分2秒阅读模式

河南省南阳市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8——2030年)

红心猕猴桃

红心猕猴桃

为充分挖掘利用我市资源潜力,把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特制本规划纲要。

红心猕猴桃

红心猕猴桃

红心猕猴桃

一、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创新发展的总要求,全面提升现有基础,高标准发展新基地,加大野生资源及原产地保护,深入融合乡村旅游业,完善研发—种植—包装—储存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构建猕猴桃产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把我市打造成国际优质猕猴桃产业基地、出口基地,加快产业兴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二)规划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种,把猕猴桃产业发展与产业兴旺、保护生态环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源涵养相结合,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协调推进。
2、坚持市场导向。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按照绿色有机食品的中高端市场定位,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提升产业竞争力。
3、坚持主体作为。着眼于猕猴桃产业整体开发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核心作用,完善猕猴桃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4、坚持标准引领。积极探索符合南阳实际的猕猴桃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强化关键技术科研攻关,推进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等环节标准化,引领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5、坚持功能拓展。把猕猴桃产业与全域化旅游发展相结合,在交通便利区域和景区周边优先建设果游结合示范基地,推进猕猴桃产业与休闲观光农业互动发展。
二、发展目标与发展阶段
(一)发展目标
1、科技目标
(1)在西峡县猕猴桃研究所基础上建立南阳市猕猴桃科学研究院,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省级猕猴桃科研中心;
(2)做好新品种选育和品种审定;
(3)建立南阳猕猴桃产业技术标准和技术保障体系。
2、品牌目标
在现有猕猴桃发展规模的基础上,以西峡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为基础,培育“中线渠首”公用品牌,用5~10年时间把该品牌打造成全省全国知名品牌,争创世界品牌。
3、产业目标
到2020年,全市猕猴桃产业基地规模达到30万亩,年产量达到15万吨,综合产值30亿元;到2025年规模达到60万亩,年产量达到3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70亿元;到2030年规模达到100万亩,年产量达到60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20亿元。
(二)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18—2020年,全市新发展15万亩,总规模达到30万亩。
2018年,新建基地 3 万亩,全市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 18万亩。建设西峡、新野2个良种繁育基地。
2019年,新建基地 5 万亩,全市猕猴桃种植总面积达到23万亩。
2020年,新建基地 7 万亩,全市猕猴桃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
第二阶段:2021—2025年,抓好全市已建成的30万亩猕猴桃基地管理,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猕猴桃贮藏、加工及市场流通体系;新建基地30万亩。
第三阶段:2026—2030年,进一步完善已建成的猕猴桃基地、配套产业体系;新建基地40万亩。
三、总体布局
按照“一区两带四片、两圃多园”的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南阳市猕猴桃产业。
(一)一区:即西峡核心区。加快转型升级,推进跨越发展,实现西峡县猕猴桃产业 “四个全国领先”目标。一是建成国内领先、管理技术先进的猕猴桃现代高效示范园;二是建成全国最大的“金桃”品种种植基地;三是建成全国知名猕猴桃特色小镇;四是建成功能齐全的猕猴桃交易市场、设施完善技术先进的猕猴桃质量检测中心、全国领先的猕猴桃科研中心。
以推广新品种、改革猕猴桃栽培技术和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为核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猕猴桃品质和档次,达到产业标准化、精细化、精品化,形成在全国、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生态型优质猕猴桃产业和名牌产品,成为我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领头雁”。主要以丹水、田关、阳城、回车、五里桥、丁河、重阳、西坪等8个乡镇为主, 2018年新建基地 2 万亩,全县面积14.5万亩;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年繁育优质苗木100万株。
2019年,新建基地 2万亩,全县面积16.5万亩,年繁育优质苗木200万株。
2020年,新建基地2.5万亩,全县面积19万亩,年繁育优质苗木300万株。
2025年、2030年全县面积分别达到25万亩、30万亩。
(二)两带:即南阳市北部猕猴桃产业带和南部产业带(简称北带、南带)。
北带包括,南召县的各乡镇,方城县的独树、广阳、券桥、赵河、拐河5个乡镇;内乡北部的七里坪、赤眉2个乡镇。
南带包括,内乡县南部的赵店、灌张、大桥3个乡镇;淅川县的毛堂、西簧、荆关、盛湾、寺湾、滔河、大石桥、上集、金河、九重、厚坡11个乡镇;唐河县的上屯、郭滩、苍台、桐河、源潭、大河屯、昝岗7个乡镇和三夹河两岸;新野县的新甸铺、五星、王庄、上港、王集、歪子、上庄、樊集、沙堰、施庵、前高庙、溧河铺等12个乡镇;桐柏县的回龙、黄岗、毛集、固县、月河、朱庄、大河等7个乡镇。
1、2018年,南召县发展0.2万亩,方城0.05万亩,内乡0.3万亩,淅川0.05万亩,唐河0.05万亩,新野0.05万亩,桐柏0.1万亩,共0.8万亩。在新野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年繁育优质苗木100万株。
2.2019年,南召县发展0.4万亩,方城0.2万亩,内乡0.8 万亩,淅川0.2 万亩,唐河0.2万亩,新野0.2万亩,桐柏0.5万亩,共2.5万亩。新野良种繁育基地年繁育优质苗木200万株。
3、2020年,南召县发展0.8万亩,方城0.2万亩,内乡0.8万亩,淅川0.3万亩,唐河0.2万亩,新野0.5万亩,桐柏0.7万亩,共3.5万亩。新野良种繁育基地年繁育优质苗木300万株。
(三)四片:即镇平县的卢医、枣园、二龙等乡镇的镇平片区;社旗县的赊店、桥头、大冯营等乡镇的社旗片区;卧龙区的七里园、靳岗、蒲山、谢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店等乡镇的宛北片区;卧龙区的潦河、清华、陆营等乡镇的宛南片区。
1、2018年,镇平片区发展0.05万亩,社旗片区0.05万亩,宛北片区0.05万亩,宛南片区0.05万亩,共0.2万亩。
2、2019年,镇平片区发展0.2万亩,社旗片区0.1万亩,宛北片区0.1万亩,宛南片区0.1万亩,共0.5万亩。
3、2020年,镇平片区发展0.4万亩,社旗片区0.2万亩,宛北片区0.2万亩,宛南片区0.2万亩,共1万亩。
(四)两圃:即西峡、新野2个猕猴桃良种繁育基地,2018年、2019年、2020年优质猕猴桃种苗繁育数量分别达到200万株、400万株、600万株。
(五)多园:即多个休闲观光产业园。在一区、两带、四片内,植入休闲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打造多个现场采摘、科普观光、农事体验、休闲旅游多业态休闲产业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猕猴桃产业与休闲农业示范村建设相互融合,同步推进。
四、发展重点
(一)基地建设
1、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
坚持苗木基地建设与生产基地建设协调推进,新建基地苗木以本地自繁、域外引进相结合,严把苗木和接穗质量关,实行苗木接穗引进备案制,严防溃疡病、根结线虫等检疫性病虫害引入南阳。西峡、新野2个猕猴桃良种繁育基地,以苗木试验、组培繁殖和良种苗木扩繁为重点,开展优质种苗的繁育、扩繁和新优品种引进示范。开展猕猴桃花粉生产及人工授粉技术应用推广。
在品种利用上,以高中端鲜食猕猴桃品种为主,重点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强、长势旺、品质好、口感好、耐储藏的中华系黄肉猕猴桃“金桃”“金艳”,红肉猕猴桃“红阳”、“脐红”等为主导品种。培育引进新品种,做好储备。
2、标准化示范园建设
按照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理念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推广“牧-果-沼”循环模式,普及应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人工智能、物联网、专用机械等先进技术手段,建设一批品种优良、管理先进、国内领先、设施完善、效益显著的千亩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打造产业发展样板。
3、生产基地建设
按照“点片突破、规模经营、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原则,探索推广集中流转、整租反包、分户经营等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为主体、企业为主导、合作社为纽带,以50—100亩为基本规模单元,以村或相邻若干村为区域,推行“五个一”产业发展模式,即培植一批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发展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建设一个核心生产示范园,配套一套果品贮藏设施,把每一个集中连片基地打造成为分工明确、运行有序、利益链接紧密、经济效益明显的猕猴桃生产单元。
推动基地建设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特色村镇等建设的结合,统筹空间布局,集聚要素资源,激发市场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猕猴桃产业与其他园区建设有机融合。
4、野生基地保护
保护全市70万亩野生猕猴桃资源,特别是保护好西峡全国野生猕猴桃第一县的资源优势,利用好天然野生猕猴桃资源,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年产野生猕猴桃稳定在1.5万吨。
(二)支撑体系
1、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完善猕猴桃全产业链标准规范,建立猕猴桃标准综合体;建立市、县、乡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培训指导生产主体进行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100%,贯标率达到100%;建成国家、省、市三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项目100个;帮助和引导10家猕猴桃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在猕猴桃加工生产全过程实现标准化管理,完善认证扶持政策,培育猕猴桃优质安全区域品牌,猕猴桃”三品一标”认证率达到100%;以猕猴桃产品质量检测为重点,建立包括生产资料、防治预警和农业生态环境检测在内检测服务机构,负责对化肥、农药、土壤、灌溉水、病虫害、疫情、种苗等项目的监测与检验,建成完善的农业检测体系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2、贮藏加工体系建设。按照产业发展实际,依据基地规模,配套建设仓储设施。坚持高标准基地建设与贮藏、加工设施建设一次规划、分步推进实施。结合生产基地布局,制定科学规划,在物流园区和交通便捷区域集中建设一批果品贮藏中心和加工基地,便于果品集中贮藏、统一管理、协调上市。实施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农项目,支持猕猴桃专业村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在集中连片的猕猴桃产业基地就近建设中小型贮藏保鲜库。加快培育猕猴桃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果粉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效益。
到2025年,建成猕猴桃果品贮藏加工集聚区4个,果品贮藏能力达到30万吨,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
3、品牌和市场体系建设。在西峡建立河南省猕猴桃交易中心,围绕产业基地布局,在“两带四片”区域,根据实际建设猕猴桃产地交易市场。利用京宛合作平台,在北京设立南阳猕猴桃销售窗口和品牌形象店,首先实现南阳猕猴桃在北京中高端市场的突破,继而发展其他大中城市市场。大力发展猕猴桃电子商务,做大做活线上交易。培育具有自营出口权的猕猴桃贸易企业。组织申报南阳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巩固南阳“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成果,加快推进猕猴桃出口示范区建设。打响“中线渠首”公共品牌和驰名商标,使之成为南阳农业靓丽的名片。通过举办参加国内外农业展会、专题宣传片、电子传媒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南阳猕猴桃的知名度影响力。
到2025年南阳猕猴桃地理保护标志产品申报成功,已建成的60万亩基地全部通过有机、绿色食品认证,培育2—3家有实力的果品外贸企业。到2030年南阳猕猴桃品牌打造成全国驰名商标,猕猴桃出口比重达到50%以上。
4、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培育壮大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做实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经营性服务组织,着力解决生产关键环节、重要时期技术力量薄弱、用工紧缺等矛盾。提升传统果农生产管理水平,塑造新型果农,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有情怀的职业果农。鼓励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合作社联合经营,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联合重组,成立猕猴桃产业化联合体。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做示范打品牌闯市场,合作社、大户和广大果农建基地抓生产,互为依托各有侧重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和产业发展模式。
到2025年,引进产业龙头企业5家,培育当地中小企业10家,发展猕猴桃专业合作社30家,发展猕猴桃种植大户、家庭农场500家,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10家,培育职业果农500人。到2030年全市猕猴桃产业企业50家,发展猕猴桃专业合作社300个,发展猕猴桃种植大户、家庭农场1000家,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30个,培育职业果农10000人。
(三)科技支撑
1、科研推广体系。以南阳猕猴桃科学研究院为技术支撑,以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农学院等为技术依托单位,开展猕猴桃立地条件、品种引进、绿色生产技术等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建设伏牛山区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基因库。建立市、县、乡、经营主体四级技术服务网络,鼓励企业、民营科研机构和农民技术员开展猕猴桃技术示范推广有偿服务,形成公益性机构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科研推广服务体系。
2、技术研究攻关。开展猕猴桃早产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科研攻关,力争实现猕猴桃新建园3年挂果4年达产。根据我市丘陵坡地耕地资源丰富,山区面积大的现状,充分挖掘全市猕猴桃发展潜力,开展坡地猕猴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山地野生猕猴桃资源嫁接改造及原生态种植技术攻关。开展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猕猴桃人工授粉技术、贮藏保鲜等方面关键技术研究,确保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推行果机结合模式,开展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研究示范,提高果园生产管理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工投入和生产成本。
3、种养循环推广。依托我市畜牧产业,推广果畜结合模式,在果区及其周边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和果园养禽,实现种养循环、生态发展。依托牧原、科尔沁等大型养殖企业,发展有机肥加工业,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职业果农”制度,把猕猴桃产业的经营主体及从事猕猴桃果品加工、贮藏、营销等方面的农民,优先列入职业农民培育范围,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生产、善经营的新型职业新农人,形成一支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猕猴桃职业果农队伍。引导、支持、鼓励各类人才进入猕猴桃产业领域创业兴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里成立由市长、分管市长任正副组长,有关县区长及市农业、发改、财政、土地、林业、水利、扶贫、交通、工信、气象、金融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猕猴桃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猕猴桃发展规划、扶持政策的制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实施县区目标责任考核,督促、指导产业发展。各猕猴桃主产县区成立相应机构,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二)加大资金扶持
1、政策扶持。各地各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县级要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统筹办法,实施统一区域规划、统一勘察设计、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项目实施、统一检查验收、分头报账的“五统一分”的管理机制,统筹涉农的退耕还林及后续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贫、农业产业化、土地整理、水土保持等项目投资。
2、财政扶持。争取省财政设立猕猴桃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我市发展。设立南阳市猕猴桃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的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猕猴桃品种开发、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基地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品牌营销、储藏加工等项目;对在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较好效益、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
3、拓宽融资渠道。一是金融部门要建立面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者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简化信贷手续,扩大信贷规模,开展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在内的符合猕猴桃产业特点的多种信贷模式融资业务,加大对猕猴桃产业基地和经营加工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二是鼓励单位个人、工商资本积极参与猕猴桃产业化开发。三是组织金融机构、担保公司成立产业担保平台。四是开展猕猴桃产业基地和经营加工企业PPP模式。五是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域外资本、技术、人才投入我市猕猴桃产业。
(三)优化发展环境
市县各级政府牵头协调,形成推进产业发展的合力。发改部门把猕猴桃产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部门在产业配套设施用地上给予重点支持;工商、质监等部门引导和帮助猕猴桃企业搞好登记注册、标准制定等工作;水利、交通、电力部门在配套路、渠、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重点支持;税务部门落实好农业企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机构在信贷融资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气象部门要做好农业气象预警预报和气象服务指导工作,共同营造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强化检查考核
把猕猴桃产业发展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实行日常管理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建立长效的奖惩机制,实行绩效与考核挂钩。对认识不到位,任务完成不力的县区将给予通报批评,在整体项目资金安排上予以削减;对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推动我市猕猴桃产业快速发展。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猕猴桃花粉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